为切实保障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搭建“学业-就业”协同育人桥梁,11月12日下午,财经学院在书新三号楼416会议室召开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专题会议。院长张涛、党总支副书记曹瑞吉、院长助理王欣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王欣院长助理主持。

会上,王欣院长助理围绕毕业论文工作的全流程管理作专题主讲。他结合《三亚学院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从“选题导向、过程管控、质量标准”三大维度展开部署:选题环节需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聚焦应用场景,实现“学科特色+现实价值”双统一;过程管控将建立进度追踪机制,实施“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定稿审核”三级把关,确保指导教师实时跟进学生研究进展;质量标准上明确参照学术规范要求,对论文格式、引用规范、原创性检测等作出详细说明,同步对接学校论文抽检要求,筑牢学术诚信防线。

曹瑞吉副书记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对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学院围绕“高升学、高就业、创新创业”核心目标,已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数据联动机制,毕业论文需与职业规划有机衔接。曹瑞吉副书记要求全体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论文指导中同步开展就业引导,鼓励学生树立双线并行思路,把握秋招黄金期,同时提醒学生在实习期间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学业与就业稳步推进。

随后,张涛院长以真实论文为示例开展专题培训,为指导教师提供实操性指导。他精选近年毕业论文与问题案例,从选题创新性、框架逻辑性、论证严谨性三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如何将学科理论与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并针对案例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不当、数据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规范化路径。张涛院长强调,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指导教师需立足“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搭建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的桥梁。

此次专题会议的召开,明确了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的目标与路径,构建了“质量管控+就业赋能”的协同育人体系。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严格落实会议要求,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助力学生在学术提升与职业发展中实现双重突破。
图文: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