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李健英副教授就“供应链短缺对产业技术路线选择的影响”主题开展讲座。在讲座中,李健英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为背景,就供应链短缺对中日碱业技术路线选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中日两国的碱业发展始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当时采用的是西方国家淘汰的勒布朗制碱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纯碱供应短缺,不再向东亚出口。日本在碱荒下建立了电解法工厂及技术更为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而中国则因盐价便宜,直接采用成本更低的索尔维制碱法。一战结束后,欧洲碱品重新出现,对采用电解法的日本制碱工厂造成了冲击;而中日两国采用索尔维法的工厂则由于产品未面市而避免了这一冲击。
1926年,中国的索尔维法制碱取得了成功,民国政府通过原料盐免税政策进行扶持。而日本的索尔维制碱法则在几年后成功,日本政府采取了补贴、关税保护等措施进行扶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沿海盐场被日军占领,中国索尔维法制碱工厂只得利用四川的井盐生产碱类产品。为了对冲井盐高昂的成本,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制碱法,该方法在1943年取得了初步成功。而日本则在二战之后,鉴于原料盐短缺的情况,同样进行了联合制碱方法的研究,并在50年代初即投产。
李健英指出,供应链短缺往往导致技术路线的变化,而技术路线变化过程中,需要政府在税收、原料来源、设备等问题进行干预,以完成新技术路线的确立。
图文:李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