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带你搞定又爱又恨的面试环节
三个锦囊妙计,助你赢在秋招! 当你收到面试通知时, 请你打开这个锦囊。
作为求职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面试真的让毕业生们又爱又恨!
面试到底会问什么问题?怎么才能回答好?面试之前又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正在求职的你,有没有在拜读了诸多“面经”和聆听了学长学姐的指导后摸清面试套路,找到自己的方法论呢?今天,小蒋老师就带大家三步搞定面试这头“拦路虎”。
【搞定面试第一步】
-“拿捏”住面试本质-
《孙子兵法·谋攻篇》曾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轻松“拿捏”住面试,我们首先需要“拿捏”面试的本质。
整个招聘流程归根结底是一场招聘方与应聘方的博弈,公司想要用更少的成本招到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而应聘者想要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回报更高的岗位上。
然而,仅通过简历和笔试,公司对应聘者的真实情况还是难以得到全面和直观的了解,于是面试就应运而生了。面试的本质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以考官对考生面对面交谈和观察为主要手段,对考生知识、能力、经验等相关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的一种考试。
所以,面试流程纵使千变万化、千头万绪,最核心的问题都是“您是不是那个可以让公司投入更少的成本、却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
公司为什么更倾向于招聘技术更强的同学?
因为只需要更少的培训时间与成本,就可以为公司产出更高价值。
公司为什么更愿意招聘忠诚度高和接受加班的员工?
因为这类员工预期可以为公司创造更长久的价值。因此,我们在面试中只需要向面试官证明一件事:“我就是那个只需要更少投入就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收益的‘天选打工人’”。
【搞定面试第二步】不打无准备的战斗-
1.综合解读岗位,开展针对性准备,
并进行适度拓展
同样是负责信息化建设,同样要求掌握某编程语言,不同岗位实际所做的工作可能差别极大。比如:在某国企,该岗位可能主要负责项目对接、进度跟进与质量把控,因此更加需要项目管理能力和系统整体设计能力;而在某外包公司,则可能更需要实际的编程能力。
因此,在准备面试时,一方面要通过学长学姐、同学朋友、网上“面经”等方式收集可能考察的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了解公司主要考察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岗位要求、行业特性、企业类型等信息,有侧重地进行准备和拓展。
在准备这些可能考察的内容时,我们要不停地提醒自己,这个知识点(或者是自我介绍、某类问题、某种面试环节等)如果在面试中被考察到,应该怎样回答才能体现我们在第一步中提到的“我只需要更少投入就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收益的‘天选打工人’”。
2.有针对地优化简历,突出考察侧重点
除了要提前准备可能考察问题的回答,面试前我们还需要对简历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小蒋老师这里要强调的是:简历内容应该要着重回应公司可能要考察的重点,向公司表明自己是可以胜任(或者通过更少的培训就能够很快胜任)该岗位的。当然,这个表明绝不是通过“自我评价”这种一大段毫无支撑的文字来展现,而是在课程、经历、成就等内容中有层次地、系统地、针对性地展现我们的竞争力。
比如:软件开发岗位一般比较注重应聘者的软件开发相关的经验。那么在准备简历时,我们就应该突出自己在过往的学习和实践中的相关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带给我们相关技能的成长。假设有一些课程成绩、荣誉获奖、覆盖人群、社会实效等方面的支撑,那更好不过了;如果能再结合该公司等进行一些拓展,便堪称perfect。
3
牢记两个原则,切忌“太紧张”和“挤牙膏”
转载来源:西安日报
面试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获取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有一些紧张是难免的。特别是被问到不擅长或没准备的问题,有些同学甚至会紧张到难以正常与面试官进行交流。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就要牢记“知识已是固定,状态决定发挥”原则:当踏入面试的会议室,我们脑子里面存储的知识已经是一个固定值了,过分紧张只会影响我们的发挥,只会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所以,即使遇见不擅长的问题,也要调整好心态,仔细听取面试官的提问,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后作答。
还有部分同学在回答面试官问题时,只要面试官不主动要求展开叙述,常常就“蜻蜓点水”,问什么答什么,一句也不肯多说有没有相关工作经历呢?有。了解XX软件或者XX技术吗?还可以。XX课程或XX技术学得怎么样?还可以!
……
这种“挤牙膏”式问答的背后,是应聘者不懂得“每次回答都是难得的展示机会”的道理。要知道,参加面试就要利用言行举止的每一个细节为自己加分。因此,当听到面试官的提问后,一定要多想一想:面试官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考察我哪些方面的特质?
在回答问题时予以主动回应,同时加上自己对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岗位认知等方面的展示。回答知识技能类问题时,可结合项目、实践、竞赛、科研经历等相关内容适度展开;回答项目经验、实践经历类问题时,可引出这些经历带给自己专业技术、岗位认知、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作为支撑。
【搞定面试第三步】
-把求职当做一种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再多“面经”,听再多学长学姐的分享,和专业教师开展再多次深入交流,都不能代替大家亲身投入求职实践。只有尽快投入实践,才能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收获成长。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难免常常会与“挫折”和“焦虑”二词相伴,但一定要保持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良好心态,既不好高骛远,又不自卑彷徨。
要记得:人生路上一帆风顺大多是偶然,多次受挫而后成功才是常态。把找工作当做一次修炼,当做一种学习,挫折和焦虑便不再可怕。
但如果真的因为屡屡碰壁而失去勇气,一定要勇敢向有经验的人求助,除了亲朋好友,学校也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资源(特别是大家的辅导员老师,一定有很多你没有发现的“超能力”),从生涯咨询、简历指导、面试指导与模拟到心理咨询、创新创业指导、岗位定点推荐……,学校为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精心安排。总有一名老师、一条政策、一种帮扶、一类辅导可以帮到我们解决遇见的难题。
真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都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待看见同学们找到心仪工作后同小蒋老师分享喜悦时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