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环境下,我们发现大学生微商创业群体日渐庞大,校内经常有学生做微商地推,由此我们在3月18日上午8:00开展了以“认清自我,理性创业”为主题的大学生微商创业班会。班会由导员屈梦怡老师主持,导助哈文凯学长辅助,来自会计1705-1708班四个班级对创业感兴趣的20位同学参与。班会开始前同学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了解到校内的大学生微商现状,引发了对大学生做微商利弊的思考。
此次班会共有四大环节,分别是:大学生微商辩论赛、创业素质小测试、创意大风暴和创业初体验。
首先,导员向我们简单阐述了什么是微商,通过分析大学生微商现状调查结果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微商的认识。
然后,就大学生是否应该做微商进行了一场辩论赛。标题为“微商还是“危商”---大学生做微商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双方都以充分的论据及身边、网上的实例支持各自观点。正方认为微商准入门槛低、时间自由操作简单;帮助提前储备社会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实现经济独立,减轻家庭负担;微商创业带动就业,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反方认为微商耗费精力,影响学业;商品质量没保障,容易上当受骗;易产生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
双方的辩论让场下的同学们都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是否适合做微商这个问题。导员则告诉我们对自我人生的正确定位是大学生做好微商事业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做微商好不好,能不能做,除了找到一个靠谱的产品、拥有良好的人脉圈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微商的人是否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是否做好创业准备。并且强调要“认清自我、理性创业”,劝告那些对微商感兴趣的同学在思考为什么想做微商、想做什么样的微商、准备怎么做成功的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去深入思考我是谁,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大学的问题。
辩论赛过后,导员结合亲身实例,生动地用ppt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生创业路演环节。之后,同学们做了创业素质小测试,满分18分,大家的成绩一般在4-8分左右,个别同学拿到了10分以上的好成绩。最高分是13分。经测试表明,大部分同学尚不具备创业素质。就此,导员提醒同学们应在大学好好学习,掌握经管、财务、法律、人文等多学科知识,为将来的创业做铺垫。
接下来到了创意大风暴的环节。运用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小物件——1张A4纸和1个矿泉水瓶,展开头脑风暴,想想它们的用途,并在纸上写下尽可能多的点子。同学们都非常有创意,还有用矿泉水瓶做鞋子的清奇想法。导员对同学们的想法感到惊叹。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认识到发散思维和团队的重要性。
最后一个环节是创业初体验。由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痛点并画下设计理念图。同学们针对平时学习生活中的不便之处提出了大量解决方案。比如有放行李的校车、快递传送梯、滴滴电动车等,都非常有创意和实用性。导员对每一组的作品都精心点评,并让其他同学提出了意见,这有利于大家改进各自的方案。
这一次主题班会让参与者收获颇丰,不仅初步认识到创业,还对自己的大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正如此次班会主题,大学生创业要“认清自我、理性创业”。